非创伤性膝关节疼痛疾病归纳三肿物篇

2021-8-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伤性膝关节疼痛疾病的归纳,转眼就到了第三期,前两期分别以炎性反应、滑膜为核心,归纳了一些疾病。今天我们聊一聊膝关节内的肿物,因肿物的概念十分广泛,所以本次《归纳》浅谈的疾病,主要针对于膝关节特发的疾病而言,并不包含全身蔓延性肿瘤类型。

随着MRI、彩超技术的普及,关节内肿物的发生率普遍呈上升状态,但并不意味每一种肿物都需要立即切除,而是根据肿物的性质、位置,是否引起的症状,酌情处理。

交叉韧带囊肿:

交叉韧带囊肿属于腱鞘囊肿,发生率远低于手、足等处的腱鞘囊肿,交叉韧带囊肿主要源于交叉韧带的滑膜皱褶。目前MRI检查已成为诊断交叉韧带囊肿的主要标准。T2加权相上可以明显看到边界清楚的高信号影像出现在髁间窝不同部位。交叉韧带囊肿可分为3型:Ⅰ型,囊肿位于交叉韧带的前方,该型主要影响伸膝功能;Ⅱ型,囊肿位于前、后交叉韧带之间,屈伸膝活动均受影响;Ⅲ型,囊肿位于后交叉韧带的后方,所以影响屈膝功能。

交叉韧带囊肿患者多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膝关节功能紊乱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疼痛,无明确诱因出现膝关节不同程度肿胀、疼痛、酸困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关节镜下切除交叉韧带囊肿旨在刨削切除囊肿,清除囊壁,减除囊肿诱发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除痛苦,去除病根。

滑膜脂肪瘤

膝关节滑膜脂肪瘤病是罕见的滑膜增生性病变,由于病变有“树枝状”外观并富含脂肪组织又称为树枝状脂肪瘤病,该病特征以进行性肿胀为主。

目前,学者对膝关节滑膜树枝状脂肪瘤病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其病因的主要学说认为是滑膜屡遭轻伤,关节负重过大,畸形发育,滑膜细胞受各种刺激而向脂肪组织转化并增生,所以临床常见症状为髌骨下脂肪垫增大,造成疼痛。

本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将切出滑膜呈乳头状增生以及色黄脂肪样增生。关节镜手术病灶清理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能较早阻止病情的进展、从而保护关节功能减少退变。

腱鞘巨细胞瘤

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腱鞘和关节滑膜的良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复发率高,偶可发生转移,属于交界性病变。

膝关节内的腱鞘巨细胞瘤多邻近肌腱生长,往往在髌骨下方及髌韧带后面的两旁。肿块常为实性,边缘清楚,通常没有关节腔积液"表现为膝关节不明原因的疼痛、伴或不伴关节肿胀,严重者可有局部皮温升高、关节活动受限和跛行。

MRI对于该病有极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表现为关节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呈弥漫性或浸润性生长,可明确病变的起源和范围,以及关节内受侵情况。

因其具有潜在恶性变可能,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彻底切除局部病灶是最佳治疗方案,但切除后复发率较高。

髌下脂肪垫囊肿

髌下脂肪垫是位于髌腱与胫股关节之间的关节内、滑膜外的脂肪组织(前文介绍髌下脂肪垫炎时已有介绍),具有营养关节、提供髌韧带血供等作用,髌下脂肪垫内瘤样病变是膝前疼痛的病因之一。

髌下脂肪垫囊肿的临床症状并不特异,主要表现为膝前区疼痛不适、逐渐增大的质硬包块。疼痛可累及关节间隙,过伸加重,症状间断出现且长期存在。

对于有临床症状的髌下脂肪垫囊肿的治疗,以往主要采取关节镜手术或有限的开放手术治疗。微创关节镜治疗该病具有优势,可在刨削清理囊肿的同时注意尽量减少髌下脂肪垫本身组织的切除。

半月板囊肿

半月板囊肿是关节液在半月板内或包膜下异常蓄积所形成的囊性改变,发病率较低,多见于20-40岁青年人,外侧半月板的边缘是最常见发病部位,目前认为与外伤、出血、先天发育、慢性感染和黏液变性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慢性疼痛及局部肿物,伴有膝关节弹响、绞索、咔嗒声,部分患者有深蹲痛和上下楼痛等。该病病因目前没有定论,有人认为半月板囊肿与损伤有关。

该病的传统治疗采取开放式囊肿切除,并根据术中半月板损伤情况切除或保留半月板,但由于肉眼下保留的半月板容易残留囊肿组织,囊肿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以及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囊肿有着创伤小、远期疗效好的特点,关节镜治疗半月板囊肿被广泛接受。

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zbx/1009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