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纤维瘤与腱鞘巨细胞瘤
2021-8-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我们首先看病例病例一男,50岁,发现左大拇指根部包块4余年,无压痛,局部触及硬性肿物,不可推动!
超声一低回声实性病变,边界还是清楚的,其内回声不均质,CDFI:其内可探及血流的!
手术所见:钝性分离皮肤及筋膜,可见灰白色的纤维束样增生组织!
病例结果:腱鞘纤维瘤
致密的纤维组织间有梭形或星形的间叶细胞!病例二
女,37岁,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虎口肿物,逐渐长大,查体:肿物突出体表,质软,边界尚清,活动度好,有压痛。
超声所见?:右手虎口处见一低回声实性包块,内部回声尚均质,边缘清楚,后方回声增强,CDFI:包块周边及其内见血流信号!
手术所见:灰白灰黄色肿物,肿物包膜完整,质中,边界清楚,表面不规整,肿物基底深达右拇指近节指骨骨膜。
病例结果
腱鞘巨细胞瘤
????肿瘤内有组织细胞样泡沫或多核细胞,以及纤维母细胞样细胞!1.腱鞘纤维瘤和腱鞘巨细胞瘤都是发生于四肢的一种附着于腱鞘或者是肌腱的致密性纤维性结节,最常见于手和足部,也可发生于踝、膝、肩、肘、腕和脊柱等部位。腱鞘巨细胞瘤是第2位最常见的手部肿瘤。腱鞘纤维瘤是临床少见的疾病。1.1发病年龄性别二者发病年龄均多见于30到50岁。腱鞘纤维瘤较腱鞘巨细胞瘤发病年龄轻。腱鞘纤维瘤多数见于成年男性,约三分之二为男性。腱鞘巨细胞瘤发病率女多于男。1.2发病部位。二者均多发生于上肢,尤其是手腕部。腱鞘纤维瘤,右手多见。好发于腱鞘及滑囊的滑膜,也可发生于非滑膜区,可单发或多发。腱鞘巨细胞瘤,多发生于手,足趾部少见。1.3病理学腱鞘纤维瘤通常紧贴肌腱或者是腱鞘上,边界清楚,呈分叶状或结节状,实性,橡皮感,质地坚韧有弹性,切面为均匀的白或者梨白色,似软骨样。镜下为界限清楚的分叶图像,似腱鞘巨细胞瘤,但是细胞含量少,无黄色瘤细胞,亦无巨细胞,每个小叶常由狭长裂隙分开,结节内有少量散在的成纤维细胞,伴大量的致密胶原。腱鞘巨细胞瘤形态上由组织细胞样单核细胞、成骨样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慢性炎症性细胞、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和胶原化基质以不同比例混合组成,而腱鞘纤维瘤无泡沫细胞和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仅偶见少数多核巨细胞,两种鉴别不难。1.4二者关联一些学者认为腱鞘巨细胞瘤与腱鞘纤维瘤同属于组织学同源的病变,具有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分化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这两种病变均累及2号染色体的易位,但断裂点不同。一些学者认为腱鞘纤维瘤被认为是肿瘤基础上的染色体(2;11)易位引起的异常。有人认为腱鞘纤维瘤是腱鞘巨细胞瘤的终末期或者是硬化期。有研究报道,未发现两者在组织学上存在任何过度的证据,因此这两种疾病应为不同的独立实体。尚有研究发现,硬化性纤维母细胞瘤也具有上述FTS相同的(2;11)染色体异常,提示两种实体具有相同的遗传学特征,两种实体内在关联性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1.5超声声像图声像图上,腱鞘巨细胞瘤和腱鞘纤维瘤非常相似,无法区分。腱鞘巨细胞瘤多表现为低回声包块,边界清,内部回声多均匀。多普勒超声可见血流信号。甚少囊性变,一般无钙化。可见骨侵蚀现象。腱鞘纤维瘤超声显示为肌腱附近的一中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常有分叶。1.6其他影像在MRI诊断中含铁血黄素沉积可以帮助鉴别纤维瘤与巨细胞瘤,在组织病理学上后者含有含铁血黄素。由于含铁血黄素沉积,腱鞘巨细胞瘤的梯度回波成像显示一个低信号强度的“环状伪影”,而腱鞘纤维瘤则不具有该特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