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能骨骼肌肉与关节的影像学诊断要

2020-9-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翻开任何一本生物学教科书,首先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机体的DNA可以给出制造蛋白质的指令,而蛋白质在机体多种功能的发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犹他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制造蛋白质的氨基酸可以在没有DNA指令及信使RNA信息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装配生成,该研究或将修改教科书中对蛋白质产生的说法。

  骨科类型

  

  ★根据骨的完整性:完全性,不完全性

  ★根据与外界的相通:开放性,闭合性

  ★根据整复情况:稳定性,不稳定性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横行,纵行,斜行,螺旋型,粉碎性

  ★特殊类型骨折:凹陷性骨折,爆裂骨折,青枝骨折,撕脱骨折,骨垢分离

  骨折的愈合过程

 

  ★临床愈合:骨折3周后,出现骨样骨痂,平片表现为与骨干平行梭形高密度影

  ★骨性愈合:骨折3月后,骨小梁穿过骨折线,平片上骨折线消失,骨痂体积减小

  ★塑形愈合:骨折数月至数年后,骨折部位恢复正常形态与力学形态,平片上见不到骨折征象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儿童与青少年好发,起病急,高热,局部红、肿、热、痛

  ★干骺端骨松质骨质疏松,骨质破坏,边缘模糊可引起病理性骨折,后期向骨干延伸,可达骨干的2/3或全骨

  ★明显的骨膜增生,多呈花边状、葱皮状,骨质增生不明显

  ★灶内常见长条形的高密度死骨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患骨表现为骨折增生硬化现象

  ★髓腔变窄甚至闭塞

  ★骨膜新生骨呈分层状,外缘呈花边状

  ★残留有骨质破坏和高密度死骨

  ★BRODIE脓肿和硬化型骨髓炎是其特殊表现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患骨表现为骨折增生硬化现象

  ★髓腔变窄甚至闭塞

  ★骨膜新生骨呈分层状,外缘呈花边状

  ★残留有骨质破坏和高密度死骨

  ★BRODIE脓肿和硬化型骨髓炎是其特殊表现

  化脓性关节炎

  ★急性期关节间隙增宽,可出现脱位或半脱位,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较早出现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承重部位骨质破坏

  ★晚期产生骨性关节强直,关节间隙变窄,使关节软骨下骨质发生骨质疏松和破坏以承重部位出现早

  中心型脊柱结核

  ★常为相邻两个椎体的骨质破坏,若有死骨则呈沙粒状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塌陷,脊柱后突畸形

  ★椎旁脓肿形成

  ★CT可确定隐蔽部位的骨质破坏

  ★MRI最易显示早期椎体结核的炎性水肿及病变沿前纵韧带下的蔓延

  中心型脊柱结核

  ★骨端类圆形骨质破坏灶,常跨骨骺线生长

  ★病灶密度不高,边缘模糊,内可见“沙粒状”死骨

  ★病灶周围骨质增生不明显,几无骨膜反应

  关节结核诊断要点

  骨型关节结核:常见于髋、肘关节

  ★骨骺与干骺端骨质破坏

  ★关节骨质破坏、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及关节肿胀

  滑膜型关节结核:常见于膝、踝、髋等关节

  ★关节边缘骨质破坏,关节面首先于非承重面受侵

  ★关节间隙非匀称性变窄且出现较晚

  ★关节骨骨质疏松,周围肌肉明显萎缩

  ★膝关节可见“对吻形死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选择依敏感度依次为:MRI、CT、X线平片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早期:平片和CT表现可正常,或于股骨头内见有斑片或条带状硬化,边缘较模糊内有小囊状透光区;MRI可见有T2WI高信号

  ★中期:股骨头轻度塌陷,但关节间隙无变窄,股骨头内囊状透光区伴不规则硬化;MRI可见T1WI与T2WI呈混杂信号

  ★晚期:股骨头塌陷蘑菇状变形,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呈囊性与硬化夹杂的密度,股骨头与髋臼边缘骨质增生

  骨软骨瘤

  ★主要见于青少年

  ★好发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的干骺端

  ★向外突起的骨性肿块,背向骨骺(关节)或与骨干垂直生长,瘤体顶部有一层软骨覆盖,MRI可显示;若有钙化,则平片和CT可显示肿瘤以细蒂或广基底与骨相连。

  骨巨细胞瘤

  ☆好发年龄为20~40岁

  ☆常见于四肢长骨同端,尤其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

  ☆病灶呈偏侧性囊状、皂泡状、膨胀性骨破坏或单一的骨质溶解破坏,皮质菲薄

  ☆骨嵴断裂、骨壳不完整、出现软组织肿块,提示生长活跃或恶性

  ☆20%病例可有肺转移

  骨转移瘤

  ★常见于中老年人

  ★好发于脊椎、肋骨、髂骨、股骨上端及颅骨等部位

  ★常为多发、显著疼痛、累及脊柱者不累及椎间盘为其特征

  ★多为溶骨性破坏,少为成骨性改变

  ★MRI易于发现转移瘤的各种特征及早期骨转移瘤

  单纯性骨囊肿

  ★常见于青少年

  ★好发于肱骨、股骨上方干骺端

  ★骺端骨松质中心区膨胀性囊肿,其长径与骨长轴一致宽度不超过干骺端

  ★合并病理骨折时,出现特异性的“骨片陷落征”

  动脉瘤样骨囊肿

  ★好发于青少年及青壮年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端

  ★呈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囊状骨质破坏

  ★囊内有粗细不均的骨小梁样或骨脊样分隔,呈蜂窝状或泡沫状,外有致密骨性薄壳

  ★CT及MRI显示囊内有液-液平面具有特征性

  ★MRI显示轮廓清楚的分叶状病灶,边缘有低信号环绕具有特征性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好发于11-30岁

  ★壳为单骨、多骨、单肢或单侧多骨发病,一股骨、胫骨、肋骨、肱骨和颅骨多见

  ★长骨病变的典型表现为囊状膨胀性、磨玻璃状、丝瓜瓤状、虫蚀样改变,骨可失去固有形态

  ★颅骨病变表现颅骨内、外板和板障膨胀、增厚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升高

  椎间盘突出CT/MR直接征象

  ★椎间盘边缘局限性突出

  ★髓核和(或)纤维环碎片游离于硬膜外腔

  ★Schmorl结节

  椎间盘突出CT/MR间接征象

  ★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消失

  ★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受压

  ★突出的髓核周围骨质硬化

  ★局部静脉丛受压,增强MRI显示弧形、条带状高信号

  ★相邻椎体退变

  椎间管狭窄的类型

  ★依解剖学部位分类:中心性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椎间孔狭窄

  ★依病因分类:发育性狭窄、获得性狭窄

  椎管狭窄的病理学基础

  ★后纵韧带肥厚、骨化

  ★黄韧带肥厚

  ★椎板增厚、椎弓根发育短小

  ★椎小关节增生

  ★脊椎峡部不连或滑脱

  ★脊柱创伤

  ★医源性狭窄

  骨性椎管狭窄的径线测量标准

  ●椎管狭窄矢状径测量参考标准

  ★颈椎10~13mm.,腰椎15-18MM,为相对狭窄

  ★腰椎<15MM,颈椎<10MM为狭窄

  

  ●椎管狭窄其它骨性标志测量参考标准

  ★椎弓根间距<20MM

  ★侧隐窝矢状径2mm

  ★椎间孔2mm

  退行性骨关节病

  ★软骨表层磨损、侵蚀、变薄

  ★关节软骨下囊变、裂隙

  ★囊变周围反应性骨增生、硬化

  ★关节内游离体

  ★关节软骨边缘骨赘形成

  ★骨端变形

  ★关节半脱位

  软组织感染

  ★局部红肿热痛

  ★MRI为首选检查方法,CT次之

  ★水肿区肌肉厚度增加,密度减低,肌间隙模糊

  ★水肿区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界不清

  ★脓肿于CT上示低密度灶内有更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脓肿周围出现环状强化,有时见气体或气液平面

  软组织脂肪瘤

   

  ★软组织内慢性生长的肿块

  ★密度均匀CT值在-60~-HU左右,有定性诊断价值

  ★肿块在MRIT1WI呈高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

  ★MRI采用抑制脂肪技术可使其高信号降低,有定性诊断价值

  软组织血管瘤

  

  ☆平片显示肿块内环状钙化影内小点状钙化(静脉石),呈“按扣”样,为特征性表现

  ☆CT示肌间或肌内不规则低度密度肿块,见到钙化及静脉石为其特征

  ☆CT增强扫描示病变强化明显,凹陷性骨折见粗细不均、迂曲扩张的血管影

  ☆MRI呈混杂的T1WI低度信号、T2WI高信号,无明显流空主占位效应

  软组织滑膜肉瘤

  ☆常见于15~30岁

  ☆好发于四肢大关节,尤其膝关节附近

  ☆软组织肿块生长缓慢,围绕肌腱生长,常合并钙化

  ☆可跨越关节生长,可见滑膜或肌腱附着处骨侵蚀,CT增旨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可侵犯周围骨质,可产生骨腊反应

来源: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zbx/1008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