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肱骨外上髁腱鞘巨细胞瘤ldquo

2021-7-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刘文斌医术怎么样 http://m-mip.39.net/news/mipso_9118551.html

左肱骨外上髁腱鞘巨细胞瘤一例

本期作者:方玉军

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

技术支持:西门子医疗吴莉娟

基本资料

男,40岁

病史:

发现左肱骨远端病变5年余,近来增大入院。

患者缘自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肘关节不适伴有伸直困难,偶发疼痛,诊断为“左肱骨外上髁处囊肿”。

年患者复查发现病变范围增大。

诊疗前后定位及检查

二维图像:

超声检查所见:肱骨远端桡侧探及3.1×1.9cm的低回声包块,界限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肿块致肱骨局部受压,肱骨骨皮质连续。

CDFI图像:

CDFI显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考虑肿瘤性病变。

弹性成像:

应变式弹性成像评估:肿块较周围软组织稍硬。肿块边界清,未见明显周围组织侵犯。

剪切波弹性成像平均值:

Vs:6.08m/s;

E:.2kPa

造影图像:(动态图)

超声造影表现为:全程低增强,考虑良性病灶。

诊断思路:

此病例超声检查首先考虑骨的良性肿瘤,腱鞘巨细胞瘤可能性大。但考虑到患者曾在外院穿刺活检,提示恶性肿瘤。

我们进一步行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多模态观察,弹性成像表现为中等偏硬;超声造影呈低增强,通过二维,弹性,造影,并结合病史,坚持考虑良性肿瘤,腱鞘巨细胞瘤可能性大。

其他影像:

X线图像:

X线示骨质未破坏

MRI图像:

MR考虑腱鞘巨细胞瘤

CT图像:

病灶穿刺或手术图像:

病理结果:

镜下所见:

瘤组织呈结节样,瘤细胞梭形、卵圆形,呈束状排列,其间见散在分布多核巨细胞及泡沫细胞。

免疫组化结果:Ki67(index≈20),CD68(灶性+),CD(灶性+),Desmin(-),P63(-),CD34(血管+),EMA(-),BcL-2(-),TP53(野生型)。

病理诊断:

(左前臂远端)形态学改变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腱鞘巨细胞瘤,部分区域Ki67核增殖活跃,建议密切随诊观察。

总结

腱鞘巨细胞瘤:是指发生于手指和手部的坚实性、无痛性肿块,肿块可侵袭邻近骨骼,足趾部少见。20~50岁好发,女多于男。肿瘤可侵蚀邻近骨骼。约10%病例切除后复发。

病理:起源于滑膜细胞和趋向滑膜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是发生在关节和滑囊内或沿腱鞘生长的良性肿瘤。常为单发,可呈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与肌腱紧密粘连,可侵犯邻近骨组织。直径一般小于3cm。腱鞘巨细胞瘤呈分叶状,小叶由致密、透明化胶原围绕。

鉴别诊断:包括异物肉芽肿、坏死性肉芽肿、腱鞘纤维瘤、感染、腱鞘囊肿、表皮样囊肿、脂肪瘤等。

超声在此病中的诊断意义:容易发现病变,可判断病灶数量,也可以明确显示其周边情况,但对骨骼的侵蚀显示较困难。超声容易区分病变的物理性质,在术后患者的随访中可以监视其有无复发。

弥漫性与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的比较:

西门子医疗超声诚挚地邀请您参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红杉杯”超声病例大赛,与全体超声人一同分享您在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这背后的影像故事。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参加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和西门子医疗超声共同举办的“红杉杯”超声病例大赛案例展示和颁奖盛典,与同行翘楚同台竞技、技艺切磋。点击此处投稿!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lff/1009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